close

 


4.26  與神秘古國的邂逅 吳哥窟 (小吳哥看日出 - 女王宮)





早晨太陽在吳哥窟的塔林間徐徐升起,映在吳哥窟前的蓮花池上




金黃色的陽光染黃了整片雲朵,溫暖了整片天空和大地。




今天的行程早上小吳哥看日出
女王宮 (Banteay Srei) -


高部斯兵( Kbal Spean)。下午崩密列(Beng Mealea ) -


神牛寺Preah Ko - 巴公寺。






昨天欣賞過小吳哥窟美麗的日落,今晨導遊安排看小吳哥的日出,


讓大家感受一下不同的美景。




導遊很有經驗幫我們搶佔一個看日出的好位置.


        張師傅帶大家打太極拳,一大早起床


        大家好像都還迷迷糊糊,想睡的樣子.



       小吳哥打太極拳,一輩子難忘吧.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看日出的人已經散布各地.



           太陽由塔林間徐徐升起.



           金黃色的陽光染黃了整片雲朵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越來越亮,可惜被雲層遮住了一部分.



           陽光溫暖了整片天空和大地。






不同的國度、不同的角度、不同的環境、不同的心境,雖然呈現出


不同的美感和意境。但從大家的表情,可以用
來表達了。



 
















大自然的力量,不需要言語,透過感官的體驗自然而然


地感受到晨之美帶來的感動與悸動。









小吳哥的日出隨著季節、雲層的變化下,以不同風貌呈現於世人眼前,


但不變的是那動人的晨曦時分,在每個旅人的腦海與心海裏深深地刻畫


下一個不可抹滅的記憶

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日出之所以美,在於它是短暫的.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美好的事物」值得花時間等待











背包客隨時都要儲備乾糧,這是我的早餐(法國麵包),好吃又可放很久.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 見者有份,不要客氣啊.呵呵.



      不過導遊就笑不出來了,原來他計畫帶我們去認識


      的餐廳吃早餐.看來帶我們這團不好賺啊.呵呵.



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,導遊帶我們來此的目的.所以雖然


吃過早餐了,還是很給導遊面子,點了一些飲料.....等




 





嘟嘟車是吳哥窟最方便的交通工具,但是必須忍受酷熱.風沙之苦.



        還好我們租了旅行車,不然真有苦受.



        霎那間;好像又回到時光隧道裡的吳哥窟.


 


接下來轉往女王宮


女王宮建於西元967年,為一印度教寺院。雖然離吳哥古蹟大約有


 1 小時的車程,但是不管是觀光客或是跟團的,沒有一個來吳哥窟


玩的遊客會錯過女皇宮。原因無它,因為它是吳哥藝術極致的表現,


雕工精美,奢華無比。





     沿途上可以看到很多當地居民居住環境及生活狀況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導遊帶我們看當地的棕糖製作.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原汁原味喔



        你知道如何分辨棕樹的公花和母花嗎?


        (長棍型的是公花,疙裡疙瘩的是母花).




   連我這喜歡甜食的人,都覺得太甜了,難怪老弟碰都不碰.



           小小年紀就會幫忙帶弟弟.



        健康寶寶一點都不怕生.



          美雲好像想起家裡的孫子了.



 



 





   吳哥窟查票非常嚴格,但工作人員態度很好.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女王宮的入口驗票處.



         導遊確實非常敬業且資深.



          入口進入,還要經過一片農田.



           綠油油的稻田,讓人看了心曠神怡.


     女王宮是一座供奉濕婆神的印度教寺廟。


神濕婆(Shiva):印度教三大神之一。有著破壞、恩惠、生殖


及創造等許多面的象徵,不過一般都以陽具(Linga)被侍奉著。



 




濕婆神常見的形象還有苦行者。起源於重生能力轉而崇拜代表


生殖能力的男性性器linga和女性性器yogi.


女王宮進大門兩旁的小石柱是男性性器linga的造型。










女王宮以紅色砂岩和精美的石雕藝術著稱,是吳哥所有寺廟中石雕作品

最上乘,故又有「吳哥藝術之鑽」 的美譽,不論門楣、石壁或窗櫺,

到處雕著印度教神話和美麗的花紋,而這些高水準的工藝,被認是吳哥

遺跡中最出色的佳作。








首先映入眼簾的門楣,就是因陀羅神手持金剛杵,騎在三頭象


上面的景象。層層的浪花,生動活潑,完全讓人忘記這是堅硬


的石英砂岩雕出的作品。





女王宮的建造者是羅真陀羅跋摩國王的大臣Yajnavaraha


也是當時吳哥唯一非國王所建的廟宇。 因是大臣所建,


規模與尺寸較其它吳哥古跡的建築較小,大門僅150公分高,


一般人出入皆需彎腰而行,即是「女人的城堡」之名稱由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       EVA 小心妳頭上的魔王希蘭亞卡希普.


上圖有一段傳說:魔王希蘭亞卡希普(Hiranyakasipu)修行了一段時間,


得到了梵天的許諾,無論在白天還是黑夜、室內還是室內,都不會受到人、


獸、神的傷害,因有此護身重新開始作惡。




毗濕奴化身一隻半人半獅的怪物那羅辛哈(Narasimha),從石柱中沖出來


撕裂魔王胸腔,掏出內臟,全部咬爛吞下肚子。當時既不是白天也不是夜晚


,而是傍晚;既不是在室內也不是在室外,而是在門口;殺死魔王的既不是


人,不是獸、也不是神,而是半人半獅的怪物,於是梵天的許諾就失效了。







破壞神濕婆 (上圖)




(Shiva)主管「毀滅」與「重生」。在末世時,它通過跳坦達瓦之舞


完成世界的毀滅,故濕婆最常見的形象是舞蹈中的十手神像.












上圖左下角的女子原本是貌美的王妃,國王死後各地諸王競相爭奪她,


憂心的王妃向濕婆神祈求破壞自己的美貌,濕婆神答應她的請求將她


變成一個醜老太婆。右下角是雷神因陀羅在打鼓。









上圖描繪諸神之王因陀羅騎著三頭大象,降下甘霖、解除民間乾旱的情形.
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口井有何含意.



          導遊笑得有點曖昧.呵呵.





這是一個求子井代表生殖能力的男性性器linga和女性性器yogi




但中間的linga已經被偷走了。(男生好像比較值錢.呵呵.)
















    不再只限於圖形雕刻,這裡已開始出現文字




女王宮最佳拍攝時間是上午9點到10點、下午4點到5點兩個時段。


晴朗的中午應該避開這裡,在毫無遮蔽的紅色砂岩建築中穿行


會感覺像在碳火上烤一樣炎熱。









女王宮以紅色砂岩和精美的石雕藝術著稱,是吳哥所有寺廟中石雕作品

最上乘,故又有「吳哥藝術之鑽」 的美譽















不論門楣、石壁或窗櫺,到處雕著印度教神話和美麗的花紋,而這些


高水準的工藝,被認是吳哥遺跡中最出色的佳作。









  女王宮寺院雖小巧;但能一賭其粉色砂岩浮雕之魅力,


  絕對是無法用任何語言可形容的......






提娃妲女神像: 清秀的容貌加上淡淡的微笑以


及流露著優雅的氣質,因此被譽為「東方的蒙那麗莎」.














女皇宮與整個吳哥城裡的古蹟在雕刻和建築上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。




女王宮雖小卻實在極精緻這精緻體現在她的浮雕上。因為女王宮的牆壁


、立柱、門楣等建築表面幾乎完全被浮雕覆蓋,沒有一點空隙,每塊石頭


都雕有玲瓏剔透的各種花紋圖案,每尊石雕像的造型都十分巧妙逼真,


其刀工流暢細膩,造型繁複圓潤,線條纖巧柔美,色彩鮮豔嫵媚,在所有


吳哥浮雕中首屈一指,因此被譽為吳哥藝術之鑽











 



 



 





寫旅遊日誌,只是想和朋友分享,如有文章.圖片





誤用或錯誤請留言告知,以便更正, 謝謝!!





 





   續 …………





 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morgan 的頭像
morgan

morgan的家

morg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